“東軟方案”推動“人車共智慧”時代加速到來
從軟件定義汽車,到AI全面賦能,從以功能實現為導向,到以用戶體驗為引領,汽車進化的車輪滾滾而動,這一過程少不了汽車廠商、供應鏈企業等的共同努力。4月23日,在2025上海國際車展上,東軟集團煥新發布三大產品矩陣——東軟A3艙行泊產品平臺、東軟汽車行業NeuMind賦能體、東軟OneCoreGo?全球車載智能出行解決方案6.0,標志著其在推動智能出行的進程中,又邁出了堅實且關鍵的一步。
應時代之變交出“東軟方案”
目前,AI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應用,正在改變人們對出行的認知和期待,AI技術也使得人機交互進入了全新的境界,提供了更加豐富和個性化的用戶體驗。而且,AI技術的融入,不僅改變汽車產品本身,也在重塑整個汽車產業鏈的結構和運作方式。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務副秘書長劉小詩曾在年前的在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大會上表示,“汽車產業正在經歷重大的技術和產業變革,一方面汽車智能化進入新階段,智能輔助駕駛、智能座艙技術快速迭代,市場加速滲透,產業轉型進入深水區;另一方面,汽車產業正在加速進入人工智能時代,關注點和競爭要素正在快速轉變。”
AI技術崛起,為汽車進化開辟新徑。不過,AI之于汽車,絕非僅僅是加個前綴,其內涵是AI技術在汽車全領域的深度滲透。如何在AI時代繪畫出智能出行新答卷?作為軟件定義汽車時代車企創新的核心合作伙伴和產業變革的賦能者,東軟集團在2025上海車展上交出了“東軟方案”。
汽車智能化邁入全域智能新紀元
解讀“東軟方案”的背后,是其在智能汽車互聯領域的一次重要技術升級,不僅體現了技術融合與場景創新的突破,更對行業競爭格局、車企開發模式及用戶體驗重構具有深遠意義。
具體來看,東軟A3艙行泊產品平臺通過單一芯片集成座艙、儀表、行車、泊車全功能,降低硬件成本,實現一芯多能、全域覆蓋。同時,支持多域功能獨立部署,提升軟件迭代效率,使駕艙聯動更加靈活。并且,可搭載集成高速輔助駕駛、記憶泊車等主流行泊功能,并預留升級空間,賦能車型持續進化。除此之外,全面搭載自研完備的AI工具鏈,可快速迭代長尾問題。
簡單來說,該平臺就是整合了智能座艙、行車輔助、自動泊車三大核心功能,從而解決了在傳統汽車電子架構中,座艙、行車、泊車系統由不同供應商提供而存在開發割裂、協同效率低的問題。而東軟A3艙行泊產品平臺的“多域合一”,可以通過統一硬件平臺和軟件架構,實現智能座艙交互、行車輔助決策、自動泊車控制的深度集成,降低系統復雜度與通信延遲。東軟A3艙行泊產品平臺可以提供從底層設計到上層應用的全棧方案,開發周期可大大壓縮并且在研發成本上進一步降低。
總之,東軟A3艙行泊平臺解決了車企智能化轉型中的兩大矛盾:開發成本高企與功能迭代速度需求、用戶體驗升級與技術普惠難度。其影響不僅在于推動智能出行的快速革新,更在于重構“用戶-車企-供應商”的價值鏈——車企獲得“高性價比”的智能化跳板,擺脫對海外技術的依賴;用戶以更低成本享受安全、連貫的智能出行體驗;行業加速向“軟件主導、數據驅動、生態協同”式演進。
據介紹,A3艙行泊產品平臺第一個A就是ADAS,第二個是AI,第三個是 All- in- one,全域功能集中在一個芯片里,使艙駕融合方案具備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性價比。目前是以15萬左右的車為目標進行產品開發,并已率先取得定點。在東軟看來,智能座艙和智能輔助駕駛相互融合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東軟立足于艙行泊一體,以駕帶艙,實現智能輔助駕駛與座艙體驗深度融合,加速車企智能汽車產品規模化落地。
全面推動
AI技術全棧式部署和功能快速落地
東軟NeuMind賦能體是此次車展上東軟帶來的第二大“東軟方案”。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汽車正被注入更多“感知、分析、判斷”的智能特性。從“軟件定義汽車”到“AI賦能汽車”,智能汽車軟件復雜度大幅提升,車企需要圍繞各類應用場景實現AI功能的快速落地,為此,東軟汽車行業NeuMind賦能體也應運而生。
記者了解到,東軟NeuMind賦能體可集成智能座艙、智能輔助駕駛、智能車身、車聯網等關鍵模塊,具備毫秒級實時響應。同時,通過自主研發的AI中間件和開發工具鏈,能夠實現智能應用、感知決策算法的快速迭代與OTA無縫升級。其本質如同AI大腦,貫通感知、決策與進化鏈路,將AI轉化為可量產的標準化能力,為車企提供全棧式智能化解決方案。
更為重要的是,東軟NeuMind賦能體深度融合了大語言模型,支持AI原生開發框架,提供場景化智能服務引擎與個性化用戶體驗定制。這意味著,車企可以在該賦能體的助力下,根據自身需求,快速開發出符合市場趨勢和用戶偏好的智能化產品,實現差異化競爭。而借助其“一次開發,全球部署”的能力,國內外汽車品牌也將打破技術生態壁壘,加速全球化進程。
可以說,東軟NeuMind賦能體通過技術整合與行業深耕,不僅解決了企業智能化轉型中的技術碎片化問題,更重構了產業協作模式。它降低了車企智能化轉型的技術門檻和成本投入,使得車企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更加緊密、高效,共同推動汽車行業的智能化水平邁向新高度。
東軟集團首席執行官榮新節表示,2025年,東軟構建了“融智”解決方案智能化實施框架,并融合主流基礎大模型的智能化能力,打造面向各類應用場景的行業賦能體。東軟NeuMind賦能體的推出,也是東軟集團進一步推動解決方案的智能化、數據價值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打造覆蓋全球的全新智能出行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發布的OneCoreGo?全球車載智能出行解決方案5.0基礎之上,本次車展東軟推出了OneCoreGo?全球車載智能出行解決方案6.0,進一步完善了車載生態。
東軟OneCoreGo? 6.0不僅是車載系統的技術迭代,更是從“單一功能升級”向“生態級智能出行平臺”的躍遷,其意義主要在于實現了從技術產品到出行體驗的全新跨越,全面賦能中國汽車企業出海。
比如,OneCoreGo?全球車載智能出行解決方案6.0,在One Map(全球導航產品族群)+ One Sight(AR For Car)+ One Store(全球車載生態)三大產品體系基礎上,新增One Pay(車載支付中心)和One Mate(AI交互中心),以更充分的AI技術,實現“導航+支付+交互”全鏈路升級,打造覆蓋全球的全新智能出行場景。
榮新節表示,中國汽車出海機遇與挑戰共存,東軟推出的OneCoreGo?全球車載智能出行解決方案,能夠快速適配不同國家的法規、生態、出行習慣等,滿足當地用戶的多元需求,幫助中國車廠彌合本土化適配性鴻溝,使其出海更輕松。這看似容易實現,實則需要多年全球量產經驗的積累和完善的產品技術及服務體系建立。他強調,不論是整車企業還是解決方案供應商,在功能升級和改進時,都應充分考慮其車輛在海外的實際銷售情況和客戶反饋,輸出符合當地的用戶體驗需求的技術產品。比如,目前俄羅斯市場最大的挑戰就是支付方式。但東軟已經解決了這一問題。
據介紹,目前,東軟已建立以中國、德國、美國、日本、馬來西亞為中心的全球產品研發與交付網絡,產品和服務應用于100多個國家的1800余款車型,服務于50+全球知名汽車廠商。三大創新技術產品的推出,標志著東軟也為車企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新的選擇和可能。隨著艙駕融合趨勢進一步明朗,汽車生態整合與全球化適配性進一步增強,“人車共智慧”時代或將加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