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放:用戶與安全雙核驅動嵐圖未來
4月23日,2025上海車展開幕,嵐圖汽車的展臺成為車展焦點。作為首個達成20萬輛整車下線的央企高端品牌,嵐圖攜兩款核心產品亮相:累計改良超千項的嵐圖FREE+與定位高端的四座版嵐圖夢想家。前者首搭華為乾崑智駕ADS 4.0與鴻蒙座艙5,后者以“私密會客廳”設計精準切入高凈值人群需求。在發布會后的專訪中,嵐圖汽車首席執行官盧放一再強調用戶需求和安全保障在嵐圖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地位。“以用戶需求驅動技術迭代,以安全底線定義技術邊界,這是嵐圖參與競爭的核心優勢。”盧放說。
此次推出的嵐圖FREE+搭載了華為乾崑智駕ADS 4.0。對于這一智駕系統的優勢,盧放表示“技術價值需通過用戶體驗驗證”,并強調嵐圖智能架構與華為智駕的互補性:“智駕系統提供決策能力,智能架構則通過底盤控制、車身穩定等硬件能力確保執行可靠性。”這一組合在模擬復雜路況的試駕中表現顯著:車輛在連續變道、緊急制動等場景下均保持平穩。而對于行業熱議的“智駕競賽”,盧放明確嵐圖的立場:“技術競爭的本質是安全性與實用性的平衡,而非參數堆砌。”
據嵐圖汽車首席品牌官邵明峰介紹,嵐圖始終致力于體系的完善。到2026年二季度末,計劃投入30億元完善補能網絡,投入20億元擴展渠道體系。到今年年底,服務網點將達600家,2026年突破1000家,并同步推進“千站萬樁”充電布局。邵明峰同樣更強調用戶參與的長期價值。“服務網絡的密度需與用戶需求動態相匹配。”他說。為此,嵐圖建立“用戶共創委員會”,通過23個官方群與400余個用戶群直接收集反饋,嵐圖FREE+的千余項改進中,73%源自用戶建議。“從座椅材質到交互邏輯,用戶需求直接定義產品升級方向。”邵明峰表示。
在智能駕駛概念泛化的行業背景下,嵐圖對安全的界定更加嚴謹。盧放表示,工信部發布智駕術語規范后,嵐圖內部立即禁用“自動駕駛”表述,僅使用“智能駕駛輔助”。他解釋:“術語的準確性關乎用戶認知邊界,過度承諾可能引發誤操作風險。”在嵐圖內部,安全始終是被強調最多的高頻詞匯,在車身結構、電池防護、智駕系統的冗余設計等環節,嵐圖產品的研發始終圍繞安全展開。以四座版夢想家為例,其“私密會客廳”設計不僅采用聲學夾層對于銷量目標,邵明峰提出“2026年實現月銷2萬輛,進入細分市場前三”,盧放則補充:“銷量是結果而非目標,核心在于用戶對產品價值的認可度。”
嵐圖的戰略框架中,用戶需求與技術安全構成雙重坐標軸。技術層面,其通過硬件架構與智駕系統的深度協同,規避“重算法輕執行”的行業通病;服務層面,以用戶共創模式實現需求響應的敏捷化;安全層面,則通過術語規范與冗余設計建立信任基礎。在智能電動車競爭進入深水區的當下,這種基于用戶筑基、安全護航的發展路徑,或將成為嵐圖應對行業變局的核心方法論。